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科室动态 >> 正文

临床科研助推高质量发展——超声科成功举办2024第一季度文献分享沙龙活动

日期:2024-04-28 发布单位: 文字:超声科

为了激发一线医务工作者开展临床研究的热情,凝聚智慧共同促进医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自2024年1月起,超声科开展科研结对“1+1”模式(副高+主治),共组成8个科研小组,旨在培养青年医师的科研能力,引导青年医师撰写高质量科研论文。

截止第一季度末,8个科研小组共学习中英文文献600余篇,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及收获,超声科于4月24日举办了第一季度文献分享沙龙。活动由超声科刘芳副主任主持,科室全体人员及进修、实习医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李沛医生对女性儿童生殖道畸形的最新命名及修订进行了阐述,让大家对女性生殖道畸形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避免了一些罕见病(例如MRKH)的漏误诊。崔苗、张卉医生分享了炎性肠病超声规范化检查的专家指导意见解读及超声造影新技术对炎性肠病的评估研究新进展,有助于提高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的规范性及准确性。李恬姿医生带来的儿童Zinner综合征的罕见畸形,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集多种常见异常征象于一身有可能是罕见综合症的多重表现。张琪医生分享了一项关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单中心研究,利用超声征象预测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旨在及时治疗,减少NEC远期并发症。卫晶丽医生分享了膈肌超声临床应用进展,在以往成人膈肌超声诊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生儿机械通气中膈肌运动变化规律,为大家今后探索新生儿新领域指明了方向。张倩医生分享了机器学习应用于囊性甲状腺癌的诊断,为医工结合应用于儿童疾病的诊断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杨勇峰医生解读了卵圆孔未闭及右心声学造影专家共识,让大家系统全面地了解了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的诊断思路及流程。

通过2小时紧张有序的学习,大家收获满满。会后,刘百灵主任逐一点评,对大家本次文献分享的内容及表现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还提到:“通过第一季度的文献学习,科研结对“1+1”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不但能够督促大家互帮互学,而且也可以激发大家撰写科研成果的欲望。通过这种活动锻炼了青年医师教学相长的能力,也促进医师们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希望大家在未来继续秉承“创新、合作、发展”的宗旨,全科人员和衷共济、勠力同心,在一院多区的新模式下,为我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