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教研 >> 健康宣教 >> 正文

“免疫基石,营养先行”系列之——锌与免疫力

日期:2021-12-10 发布单位: 文字:营养科

当2020年新年的钟声还没有敲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瞬间打破了我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巨浪翻涌,于是时至今日,“防疫”成为了我们千家万户关注的核心话题。目前对于新冠肺炎来说,没有什么特效治疗药物,免疫功能的强弱就成为了机体与病毒斗争的关键。家有神兽,如何做好防护?提高免疫力成为了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营养素是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它在机体各种生理活动与生物学变化中起调节作用。合理膳食,摄入充足人体必备营养素,是人体保持良好免疫力的物质基础。作为营养科的医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微量元素之锌对于免疫力的影响。

一、锌元素的解读

锌是细胞内最为丰富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体的必需微量营养素。它分布于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体液及分泌物中。成人体内锌的含量男性约为2.5g,女性1.5g,约60%存在于肌肉中,30%存在于骨骼中。

锌的生理功能: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参与着人体的组织呼吸、能量代谢及抗氧化过程;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维持正常的味觉和食欲;维持正常暗视觉和皮肤健康;维持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提高免疫力。

二、锌元素与免疫力

锌可以促进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增加T细胞的数量和活力。锌可控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等的分泌和产生。缺锌可引起胸腺萎缩、胸腺激素减少、T细胞功能受损和细胞介导免疫功能改变。所以,当人体缺锌时,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

三、易缺锌人群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以下人群容易缺锌:纯母乳喂养的年长婴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及素食主义者;消化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慢性肝病及肾病患者;腹泻病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其中,缺锌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尤其是出生后4-6个月开始到2岁期间,由于母乳中锌含量的急速下降以及辅食添加不足,更容易出现锌缺乏。根据流行病学数据统计,我国儿童锌缺乏率为30%~60%。母体缺锌时可导致婴儿中枢神经畸形,婴儿脑发育不全。儿童时期缺锌可使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可致侏儒症、性腺功能发育不全、味觉及嗅觉减退、食欲不振、异食癖、创伤不易愈合等。

四、如何预防锌缺乏?

我们每天需要摄入多少锌?,2017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居民膳食微量元素参考摄入量给出了指导,如下:

表1. 0-17岁儿童及青少年锌元素的膳食参考摄入量(mg/d)

年龄分组

平均需要量

推荐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男性女性

男性女性

0~6

2.0

7~12

2.8

2.8

3.5

3.5

1~3

3.2

3.2

4.0

4.0

8.0

4~6

4.6

4.6

5.5

5.5

12.0

7~10

5.9

5.9

7.0

7.0

19.0

11~13

8.2

7.6

10.0

9.0

28.0

14~17

9.7

6.9

12.0

8.5

35.0

大多时候人体中的锌元素仍主要通过膳食获得。预防锌缺乏,首先需要坚持均衡膳食,避免挑食偏食,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合理搭配。富含锌元素的食物主要是水产品,如:牡蛎、蛤、蚝、蚌,或者红色肉类及其内脏中也很丰富,其次就是植物性食物,如:菌菇类、坚果类(如山核桃、芝麻等)、小麦胚芽、豆类、燕麦、花生等。生物利用率排序为:动物性食物锌>植物性食物锌。而对于我们长期生活在内陆的人群来说,可能主要通过动物内脏、动物瘦肉、蛋类、坚壳果类、豆类、谷类来摄取。

如果出现了缺锌的表现,需要判断人体是否缺锌,应当由专业临床医生结合日常膳食锌的含量、术后或慢性疾病期间的营养状态、血锌含量、儿童则另外需要生长发育指标等来综合判断。补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锌制剂,防止过量引起中毒。过量补锌会影响铜、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影响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力;成人摄入4-8g以上的锌时,会引起发烧、腹泻、恶心呕吐、嗜睡等临床症状。

当然,抗疫之路漫漫而艰辛,有更加强大的免疫力,才能应对将来未知的各种病毒细菌的侵袭,而我们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强大,不是一蹴而就的,锌只是我们增强免疫力其中的重要一环。同时我们还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均衡的营养、健康的心理,这些也是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