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5 中西医结合科
2016年三伏贴敷贴时间
头伏:2016-7.17--2016.7.26
中伏:2016-7.27--2016.8.05
润中伏:2016-8.06--2016.8.15
末伏:2016-8.16--2016.8.25
注:贴敷时间为每伏的第一天,今年有润中伏加强一次,共四次。
贴敷处:门诊二楼东北侧中西医结合科

三伏贴疗法的作用机制
“三伏贴”是中医最具特色外治法中的一种,在“三伏天”阳气最旺盛之时,通过外用膏药的药物敷贴手段以达到调节人体脏腑功能,增强抵御疾病能力的作用。运用药物调节,配合季节的变化,辅以养生之道,使机体的“阴阳”达到自然的平衡。
在“三伏天”敷贴“三伏贴”对机体可以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增强自身抵抗力,达到疾病防治的目的。在预防和治疗许多慢性病方面,特别是对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冒易患者、虚寒性胃痛和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疗效尤其明显,所以,中医有'冬病夏治三伏贴敷'的传统。随着人们对中医药防病治病优势的认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中医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作为首选。
穴位贴敷疗法主要是通过穴位皮肤组织吸收“三伏贴”有效成分,发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经皮肤穴位吸收的有效成分不经过消化道且极少通过肝脏,可大大地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能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预防疾病的作用。穴位贴敷疗法主要包括“冬病夏治”、“冬病冬防”,也就是大家平时称的“三伏贴”和“三九贴”。

三伏贴疗法适应症
三伏贴适用人群很广,它能够治疗下列几类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胃痛、厌食等;
寒性疾病: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疼痛等。
三伏贴对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虚寒体质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老人的疼痛性疾病,如慢性腰腿痛、肩周炎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三伏贴疗法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瓜果、冰冻冷饮、辛辣肥腻之品及绿豆、海鲜等。根据病症变化,每次穴位配伍可能略有不同,要求患者配合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3岁儿童贴敷时间为1-2小时,3-6岁儿童贴敷时间3小时,6岁以上贴敷时间4-6小时。如贴敷过程中皮肤过敏刺痒疼痛应当提前取下。贴敷的时间最好是遵照医嘱,切不可有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的想法;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贴敷后会出现发热等感觉,可以待在凉快的地方,但切不可贪凉。不要马上进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更不要将电扇、空调直接对着贴敷部位吹。”贴敷取下后,若无明显皮肤变化,可在4小时后洗澡。
信息来源: 西安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