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异物堪顿四月开胸惧 千里寻医四天微创救

日期:2018-02-22 点击:

消化科

2018年1月26日23时28分,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西安市儿童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患儿。一对年轻的夫妇怀抱着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的小男孩,冲进了急诊科候诊大厅,他们神色匆匆,忐忑不安,人生地不熟,真不知道如何是好?谁知道家长刚报上姓名,就被早已等待已久的分诊护士接诊,绿色通道立刻收入消化科救治。

2018年1月27日7:30消化科早交班,全体医护进行了充分地术前讨论;14:30,全院9个学科又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大家神色凝重又胸有成竹。

2018年1月28日14:00手术6室内气氛紧张,一台看似普通又极不普通的内镜手术马上开始了......

15:40手术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场的人纷纷拿出手机对着内镜显示器狂拍,边拍边感叹“这孩子真命大”!

是什么病人如此牵动人心?是什么手术如此兴师动众?

原来四天前,消化科任晓侠医生微信收到来自河北某医院曾在内镜中心进修的医生的求救微信,一个3岁4月的男童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体重下降4月余,加重1周”门诊胃镜检查时发现孩子食管下段紧紧堪顿一枚不明金属异物,镜下显示异物已经深深长到食管壁内,当地医生考虑异物堪顿时间太久,食管穿孔风险太大,建议开胸手术,可是家长实在不忍心给孩子做开胸手术,当地医生就联系我们希望寻求帮助,看看我们内镜中心能不能尝试微创救治这个孩子......

消息一传来,内镜中心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献计献策,都觉得食管穿孔的可能性大,按照以往取食管异物的经验,堪顿一天肯定溃疡,堪顿4-5天肯定穿孔,而这个小朋友的食管异物都已经堪顿4个月了,因为长期不能进食,孩子一般情况特别差,生命体征都不稳定,手术难度很大,风险更大。但是所有人都一致认为,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内镜下取异物,毕竟孩子还很小,开胸手术对他来说创伤太大了。我们既往有很多取食管异物穿孔的病例的经验,不妨为孩子冒冒险!既然决定了就赶紧通知家长......在他们一家三口乘高铁来西安的路上,消化科已经紧锣密鼓地安排了:上报医务科管理部门,特殊病人备案协调;联系急诊科,绿色通道收容病人,不耽误一分一秒;消化科病房留床,制定快速诊疗方案,积极术前准备;多学科会诊把所有可能的术中术后风险都充分考虑到,以及风险的治疗预案充分准备。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样才有文章开头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

回顾手术当天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每一个人都为孩子捏了一把汗......气管插管全麻下,电子胃镜轻柔进入食管,很轻很缓慢的注气,发现一圆片状金属异物深深地嵌顿于食管下段,官腔变形,食管分隔,管壁紧紧包裹着异物,异物嵌顿处食管形成深大溃疡,使用异物钳钳紧金属异物,在透明帽的推动下缓慢转动脱离其嵌顿处,收紧后随内镜慢慢退出体外,异物成功取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竟然是最危险的纽扣电池,直径约2cm。在取出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气胸,心跳呼吸停止,大出血......所有人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奇迹发生了,所有的术前最坏的并发症都没有出现。可是,毕竟这四个月的异物堪顿,出现了术前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的并发症:由于异物堪顿太久,孩子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直进食,堪顿的地方形成了巨大憩室并狭窄,周围的食管溃疡糜烂,甚至还有粘膜增生。为了解决孩子的营养问题,我们使用超细内镜将营养管置入胃内先鼻饲一段时间,等食管粘膜修复后,我们在对狭窄憩室进行内镜下切开进一步治疗狭窄问题。虽然孩子后期还要进行内镜下治疗,但是目前的效果大家都已经很满意了!

术前内镜图片及CT造影

术后内镜检查

孩子于2月9日顺利出院,家人一起回家过年,主任和护士长代表消化科医护人员送给宝宝新年礼物给予深深祝福。科室已安排医生做好随访工作,关注宝宝的恢复。听护士讲宝宝每天拿着妈妈的手机看大口吃东西的视频,视频一拿走他就哭。我们年后尽快沟通狭窄处手术安排,完成孩子的心愿“大口大口吃好吃的”…

我们提醒广大家长误吞异物不容轻视。回顾2017年,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完成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340余例,较往年明显增多。每年因消化道异物就诊达到700余例,接收的外省病人也逐年增多。科室在全国儿科消化内镜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承诺在患儿需要我们救治时,在兄弟单位及基层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将积极配合,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

小物品,大隐患。防误吞,把好关。 缓慢食,勿急咽。

远离尖锐利器,存好小件物品。

一旦误吞异物,及时就诊看医,

切记强行催吐,不迷信土方土法。

信息来源: 西安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