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北首例新生儿呼吸睡眠监测在我院成功实施

日期:2018-02-11 点击:

呼吸二科

近日,我院睡眠监测室首次完成对新生儿的呼吸睡眠监测,这也是西北地区首例新生儿呼吸睡眠监测。

患儿于出生后11天出现精神反应差,睡眠增多,食奶差,吸吮力弱,四肢躯干冰凉,全身松软,四肢活动减少,入院当天即出现“呼吸性惊厥”,给予急查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呼酸并代碱,电解质提示低钾血,经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PHOX2B基因检测:未发现存在致病变异,给予对症处理后,患儿仍有酸碱失衡,呼吸节律欠规整,每3小时经口喂养,喂奶过程中反复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暂停喂养后可恢复正常,住院治疗期间,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多次血气分析结果示轻度呼酸合并代碱,偶尔为正常范围,对此特殊病历,经过NICU、神经科、耳鼻喉科、呼吸科与北京儿童医院的远程会诊,初步诊断为先天性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会诊专家表示应先对患儿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进一步确诊。

先天性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猝死主要原因之一,对低通气综合征的及时干预则可延缓患儿呼吸、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进程,并最终减少患儿的死亡率。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组非常重要,但未引起广泛重视的疾病。长期肺泡低通气、缺氧可造成肺血管痉挛,严重者可发生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在儿童患者,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能有烦躁、易激惹、生长发育落后和学习成绩下降等。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可因长期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而死于右心衰竭,也可死于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相关并发症,部分患儿可因高碳酸血症、呼吸抑制而发生夜间猝死。

会诊结束后,NICU联合呼吸科医生第一时间将患儿由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转送至睡眠监测室,经过多部门努力,成功为患儿实施呼吸睡眠监测,为患儿病情的确诊提供了重要依据。

信息来源: 西安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