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
18日晚,口腔科的大门被急促的敲开,一名脸肿的像气球的孩子被抱了进来。仔细询问病史,家长回忆起了这命悬一线的经过:患儿壮壮(化名)男、2岁,当天由妈妈抱着坐在副驾驶前往目的地。不料,行驶途中其乘坐的轿车不慎追尾,安全气囊在瞬间“砰”的一声像炸弹一样弹出,妈妈甚至还来不及反应,气囊就已经重重的砸到了壮壮的脸上,小脸瞬间又红又肿。这次事故,壮壮的父母没有大碍,而壮壮则被诊断为两颊、上下唇、颏部及颏下等多处颌面部软组织挫伤,因为损伤面积过大,随时有可能影响呼吸,病情十分危重。

本该救命的安全气囊缘何成了伤害孩子的凶手?
首先,安全气囊并非针对儿童设计,如果发生意外,气囊会在成人胸部方位打开,力量也可以忍受,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对体形较小的孩子来说,孩子的头颈部很容易被气囊直接打中,瞬间的撞击力将远远超过孩子的承受力,有可能造成窒息和颈椎骨折等严重后果。安全气囊杀伤力巨大,从弹出到展开只需要1/20秒,相当于以300km/h左右的速度弹出,所产生的撞击力约有180公斤,这种瞬间的打击对孩子来说不亚于一颗炸弹。此时如果儿童坐在大人怀里,孩子不仅前方受到撞击,后方还会受到大人惯性的挤压,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因此,行车过程中儿童是不能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包括家长抱着也不行。此次交通事故性质并非严重,但孩子当时位于副驾驶座位上,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
抱着孩子坐在后座是不是就安全了呢?
一辆时速48公里行驶的汽车,如果发生碰撞,一个9公斤的孩子会在瞬间产生约275公斤的冲力。即使大人在车祸时反应足够快,人体骨骼也承受不住自身和孩子产生的巨大瞬间冲力。孩子最终还是会从大人手中脱手而出,撞上挡风玻璃。
给孩子系安全带可以保证安全吗?
成人系安全带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但儿童的身高和成年人相差甚远,如果像成人一样系安全带的话,安全带经过的是儿童的颈部,在刹车时会勒住孩子的脖子,造成严重后果。

孩子怎么坐车才最安全?
目前,针对儿童乘车安全,大部分国家都建议甚至立法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世卫组织统计,汽车发生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能使婴儿的死亡风险降低71%,使幼儿的死亡率降低54%。
据我国公安部2013年调查统计显示,12岁以下儿童乘车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率近30%。在一次调查中,约40%的车主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43.12%的车主选择抱怀里;10.05%的车主认为安全气囊可以有效保护儿童。这反应了目前国内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认知的严重不足。
不幸中的万幸,入院后经过口腔科医生数天积极的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壮壮目前病情已平稳。身上的伤痛终有一日会痊愈,而年幼的他至今仍然在睡梦中一次次哭醒,让人心疼不已。

这样的悲剧不是第一次,但我们希望是最后一次。在此呼吁广大家长,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请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合理使用儿童座椅。
信息来源: 西安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