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宝宝喜欢“边吃边睡”? 小心“奶瓶龋” !

日期:2017-11-22 点击:

口腔科

上周,2岁的宝宝蒙蒙(化名)前门牙发黑掉块,而且疼痛难忍,妈妈带她到医院口腔科检查,医生说蒙蒙患了牙髓炎,是由“虫牙”引起的。妈妈说,蒙蒙才2岁,而且从来不吃糖,怎么会有“虫牙”?医生说这种“虫牙”是“奶瓶龋”,与哺乳期夜里含着奶睡觉有关。

一、什么是“奶瓶龋”?

“奶瓶龋”,也叫哺乳期龋,是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或母乳而造成的龋齿。最常表现为门牙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波及到尖牙,甚至后面的磨牙。

“奶瓶龋”不断发展,不仅会造成牙痛,放任不管还可能发展成牙髓炎,根尖脓肿等疾病,严重危害宝宝的全身健康。

二、如何预防“奶瓶龋”?

1、戒除“边吃边睡”:不论宝宝是奶粉喂养还是母乳,必须戒除“边吃边睡”,如果在孩子睡觉时必须使用奶瓶,只用白水!

2、及时清洁口腔:宝宝在六七个月的时候,乳牙就开始渐渐萌出,这时家长就应该在每次喂奶后用消过毒的毛巾、纱布,替孩子擦净牙齿和牙龈,待牙齿完全长出后,就可以用细小柔软的婴儿牙刷替宝宝在餐后和睡前刷牙了。刷完牙后禁止喝酸奶和一些奶制品。

3、改用杯子喝奶:1周岁后停止使用奶瓶,可训练用杯子喝奶,喝完奶后可再给少量白开水。让孩子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以稀释口内及牙间隙残留的奶汁,从而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4、定期口腔检查:至少半年行一次口腔检查,如果发现宝宝已有早期“奶瓶龋”,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适当的涂氟,延缓龋齿的进一步发展;切忌“牙疼才就医”。

信息来源: 西安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