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转载|从你的世界路过,只为给你最好的生活

日期:2017-11-30 点击:

转载|从你的世界路过,只为给你最好的生活

2017-11-30

12340电话响起,恳请您把赞美和肯定送给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帮扶干部们,送给为消灭贫困舍小家为大家的幕后英雄们,您的满意和10分的评价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请输入标题 bcdef

贫穷离我们并不遥远

但贫穷却正因我们的努力而改变!

小编曾跟随扶贫队走过一个个山丘、探访一家家农户

见证过一次又一次贫困户欣喜的变化

也攒了一箩筐真实生动的故事

今天,就请亲们听听小编心中那些难忘的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穷,是折磨心灵和尊严的自卑

去年6月底,小编跟随军工社区党支部到蓝田县辋川镇南北沟村给中心小学捐电脑,见到了14岁的陈耀辉。

那一天,是他人生第一次接触电脑。在军工社区老党员陈习武的指导下,男孩在屏幕上打下了“我叫王耀辉”五个宋体字。

这双布鞋的主人叫刘娃。去年八月份,小编跟随市民政局到帮扶贫困村临潼区穆寨街办尖山村,第一次看到他。

同样的年龄,他比村里其他孩子长得矮小一大截,裤子只到小腿肚,两只布鞋都破了洞,漏出脚趾头。

当天他领到了民政局爱心捐赠的新书包,我问你将来想干啥?他一言不发,憋着憋着眼睛就红了,眼泪也流出来,但就是不说话,也不看人,只是来回把两只脚叠来叠去,想遮住漏出来的脚趾。

我想我能明白他的心情,面对摄像机和照相机,这个青春期的男孩,感到自己的自尊被贫穷给剖开了,有点自卑,可能还有点羞愤。

贫穷,带给人的不止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折磨心灵和尊严的自卑。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们,他们如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得不到正向的激励,这种心理的落差和自卑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治愈。

好在,王耀辉和刘娃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党员、志愿者、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从几年前西安市打响脱贫攻坚战的那一刻,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贫困的山区。

这是几天前的王耀辉,仍然很腼腆,但是他的老师说他现在喜欢在电脑上打字,有一天他打出了“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这句话。

尖山村的刘娃帮爸妈养起了兔子,这些兔子是民政局帮扶时给送的兔苗,现在兔子们越长越大,能卖上好价钱了。

家,几辈人住的草坯房换成了小洋楼

“我们这祖祖辈辈在这儿受这个罪,缺水,人吃水都困难,种庄稼没得灌溉,全靠老天爷赏饭了。”

这张照片是蓝田县洩湖镇簸箕掌村刘怀娃同村村民的家,差不多四辈人在这住了几十年。因为缺水,农业发展跟不上,簸萁掌一直是有名的贫困村。村里娶不上媳妇的大龄未婚青年曾经有三十几个。刘怀娃说他“做梦都盼着能搬出这穷山沟!”

一年以后,刘怀娃搬进了新家。这是现在的簸箕掌,漂亮得有点让人不认识。从2012年开始,西安市移民搬迁工程涉及21579户84174人,将贫困群众搬离山区,早日摆脱恶劣的自然环境。

刘怀娃的新家接了自来水,上下两层,180多平米,里面粉刷一新,活脱脱一个小洋房。簸箕掌村的建房费用由政府统筹各项扶贫资金来负担,刘怀娃只交还老宅基地,不用再掏一分钱。

富,手里有钱了人活得展了

去年11月底的时候,小编来到西安市最靠东边的蓝田灞源镇杨家堡村,从县上的公路进到村子得翻过好几个山头。

三年前的腊月十三,大清早就飘起了雪花,国际港务区的驻村扶贫干部舒振岐刚到办公室,听见有人敲门,打开门,就见了两个大竹筐,一双粗糙的大手伸出来,掀开里三层外三层蒙着的被子,小山一样冒着热气的白馒头一个个蹦出来。舒振岐说他当时吓了一跳,缓了好半天才看明白,竟然是杨家堡村村书记王书政领着村里人来给舒振岐拜年。

馒头都是村民们凌晨时分一家一户现揉面发面蒸出来的。村民们赶了两个多小时路,把百家馍送到港务区,那么冷的天,人都冻红了,馒头还热腾腾的。

舒振岐告诉我,那天的馒头他吃不下去,咬一口就眼窝通红。他说,我们扶贫都是该做的事,我们觉得没啥,但是村民们太朴实了!

在港务区的帮扶下,杨家堡村建起了合作社,养殖黑猪、山羊、土鸡,村民们也种起了木耳、香菇,港务区帮忙联系销路,注册土特品商标,打出品牌经营。

杨家堡村从人均年收入不超过2000元到现在全村脱贫,村民们说不出来啥,采访时,合作社里的赵新彦就是嘿嘿的笑,半天才说出一句话,“现在人总算活展了!”

春暖花开时 西安扶贫一切只为你

西安扶贫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真实的脱贫致富故事。

这个世界必然有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也必然有贫穷和富裕的差距。但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会想尽各种办法,形成制度和机制,移民搬迁、驻村扶贫、产业脱贫、第一书记、社会救助、兜底扶贫、教育资助……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看到农民的生活从穷到富,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都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把身和心都倾注在农民身上的好干部。

他们放弃了节假日,忽略了家人朋友,不计酬劳回报,用真心真情换来贫困群众的交心和信心。

按照户均2万元标准,市县投入上千万元,依托阎良区众天蜂业有限公司,圆了贫困户家门口的致富梦

灞桥区西车村 新建成的文化礼堂广场上一名小学生正在玩耍 摄影 申立 西安市职工摄影协会供稿

碑林区帮扶成效笑脸图

碑林区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贫困山区儿童表演航模

城投集团入户了解民情

城投集团与市儿童医院联合为贫困村小学学生体验

大雪皑皑,却挡不住机关事务局帮扶干部的步伐

回得去的故乡 望得见的乡愁

蓝田县白鹿原民俗村通景路新貌

蓝田县三官庙镇秦家寨村的搬迁群众喜事连连

旅游的人多了,贫困户的土鸡蛋不愁卖了

美丽乡村建设让蓝田县簸箕掌村的老年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

西安文理学院外教给蓝田县孙北村小学上英文课(1)

长安区的花海梯田成为许多游客记忆里是明珠

长安区五台街道石砭峪移民搬迁社区既保护了山区生态和水源安全,又改善了山区群众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了山区贫困人口持续、快速、稳定增收

治贫先治愚,家贫子读书。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是每一个扶贫人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12340电话响起,恳请您把赞美和肯定送给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帮扶干部们,送给为消灭贫困舍小家为大家的幕后英雄们,您的满意和10分的评价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

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壮有所用,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

(转自 “西安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