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引导页 / 党群工作 / 基层党建 / 正文

爱与坚持

日期:2021-06-23 作者:内科第二党支部 点击:

古人有诗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沙场上,将士们身披铠甲、舍生忘我、为国征战。在儿童医院,有一群白衣战士,虽然他们穿的不是铠甲,但沉甸甸的铅衣防护服并不比铠甲轻多少,一台手术结束,常常汗流浃背、腰酸腿疼。手术台前一站数小时,每天“吃”的射线相当于拍上千次胸片,他们就是复合手术室的医护工作者,用青春汗水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undefined

一台手术结束医生还在观察患儿情况

介入手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一种医学诊断治疗方法,是指通过周围血管途径用导管将特制的器械置入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方法只需要很小的创伤,往往就是一个针孔,但是在图像的引导下,患者的病变更加清楚,操作更加精准,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因为介入手术的微创、精细和有效,所以逐渐成为许多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这种手术方法常常需要用X线图像来引导操作,因此手术的医生护士就要直接暴露在X射线下。

undefined

手术成功顺利是手术医生最快乐的事

每个星期三和星期五,在儿童医院的复合手术室,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和手术室的护士会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进行介入手术。从早上8点半开始,一般会有4-5台手术,一台手术大概1个小时左右,如果遇到复杂、疑难的病变常常会持续数小时。身穿30多斤重的铅衣防护服,连续高强度手术,对医生的体力、精神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但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每一台手术结束,固定的站立姿势、高度的神经集中,手术衣常常被汗水浸透。除此之外,长期的接触射线,还要承受免疫力下降、肿瘤几率增大等伤害。

undefined

30多斤重的铅衣防护服

复合手术室里的“血管造影机”是患儿的福音,却是医护工作者的“阴霾”,射线成为他们每天都躲不过的健康威胁。当脚踩下踏板,造影机灯光亮起,造影机发出X射线,把患儿的病变部位清晰地显现出来。看着显示屏幕上清晰的影像,在影像的引导下,医生在患儿体内进行精准的手术操作。在做好放射安全防护的同时,他们还不能忘记最重要的无菌操作。为了手术操作方便,医生的胳膊、手、脸等部位依然暴露在X射线下,没有铅衣防护服的保护,不能完全杜绝辐射。对长年累月在辐射环境下工作的人员来说,损害是不能避免的,常年在X射线暴露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大多白细胞比正常人低20%左右。长时间负重工作,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脱发成为了他们的职业病。

undefined

手术控制室的工作人员保障设备正常工作

undefined

手术结束,手术、麻醉医生和护士一起护送患儿返回病房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承受更重的压力,但是他们知道肩上有比铅衣更重的托付,那是人民和祖国的托付,那是生命的托付。他们深深的热爱着这份事业,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