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五一”小长假,“朋友圈摄影大赛”火热进行着,很多人晒出了自己和家人的旅行美照。然而,西安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文俊连陪自己一岁多龙凤胎儿女的时间都没有,他每天接诊患儿百余人次,与死神争分夺秒挽救患儿生命。
精细:用计算器计算儿童用药量
文俊毕业于川北医学院,是一名研究生。2003年,在SARS疫情爆发时,还是一名实习大学生的他主动要求加入医院“抗非”应急分队,奔赴什邡市人民医院,每天在一线,近距离接触发热病人,排查可疑患者。“当时也没想着危险,寻思着我学的是临床医院专业,也许能帮上忙,就报名参加了。”再说起这件事,文俊脸上浮现起淡淡的笑意。
在儿童医院不大的诊室里,文俊穿着白大褂,一边熟练地听诊,一边问询家长孩子病情,经常是一小会儿功夫,面前就会堆厚厚一沓病例,焦急的家属不停穿梭看排队是否轮到自己,有时候还夹杂着小朋友痛苦的哭嚎声。手头上还没停下来,办公室电话又响起,忙得像打仗一样。
有时候大家在诊室会看到,文俊拿着计算器在按数字,这是做什么呢?文俊告诉记者,作为儿科医生必须对患儿使用的药品定量。孩子处于成长期和生病期,多用药会损害孩子身体,少用药达不到康复的作用,因此,他会根据孩子的准确体重,结合药物特征进行计算,为了精确经常要使用计算器。
仁心:个人微信变患儿家长咨询窗口
有一次,一对外地的夫妻带着11岁的孩子来到儿童医院,孩子当时精神状态很不好,经文俊诊断为心肌损害。在文俊的悉心治疗和照顾下,一周后孩子出院了,文俊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这一对质朴的农村夫妻俩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就为文俊充了200元话费。接到对方告知的电话,文俊吓了一跳,赶忙又给对方也充了200元话费。
“医者父母心,看到孩子生病难受的状态,我就想快让小朋友康复起来。”文俊告诉记者,当看到康复的小朋友向他挥手,稚气地说叔叔再见时,还有时在诊室检查完患者后,会有熟悉的家长排长队等候,仅仅只是为了当面对文俊说声感谢,他心里就突然涌现一股暖流。
文俊的私人微信已经成了众多家长的咨询窗口,他微信中仅患儿家长就达到200多人,都是前来问诊时候,他为了方便解答家长问题而添加的好友,为此他专门建立了一个群组,在闲暇时候会及时回复这些父母的咨询,也会对病情复杂的小朋友进行家长需要注意事项的叮嘱。
忙碌:杯中水变凉 无暇喝一口
由于工作时间是三班倒,每天至少要坐诊8个小时,甚至更多,小病号多的时候,文俊上班前倒的一杯水,直到杯子里的水变凉,他都来不及喝上一口润润嗓子。
文俊现在已经有了自己一对小儿女,这对可爱的龙凤胎刚刚1岁多。初为人父,文俊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两个孩子只能交给妻子和双方母亲照顾,没有正常上下班作息,没有正常周末节假日,参加工作以来,他休的最长的假期就是婚假。
“在家的时间很少,也不能经常带着家人出去转转。”文俊呵呵笑着说,好不容易回到家,也是在补觉或者回复患儿家长的咨询,好在家里人理解支持他。
(文转自《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