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疾病

引导页 / 健康讲堂 / 小儿常见疾病 / 正文

脖子肿起小包块竟然是因为病毒感染?

日期:2017-12-11 点击:

感染三科

豪豪(化名)今年上幼儿园大班,入秋后,豪豪脖子一侧肿起了一个小包块,不痛不痒,摸上去软软的,仔细摸一摸好像还能摸到一串小包块。自那以后常有流鼻涕、鼻塞的症状,偶尔有喉咙痛,妈妈带着他在当地诊所治疗,医生怀疑为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颈部淋巴结炎,开了一些口服的消炎药、感冒药。可是吃了1周药似乎没有什么效果,豪豪脖子的小包块好像变大了,还开始打呼噜,鼻子也塞塞的,精神变差,浑身乏力,喉咙更痛了,体温一度超过39℃。

于是妈妈又急忙带豪豪来到我院,做了血常规,还抽血查了病毒,血常规提示血象高,淋巴细胞比率高的厉害,而查的病毒——EB病毒提示阳性,急诊医生将豪豪转到了感染科,经过详细询问症状及查体后医生考虑豪豪得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让豪豪住院治疗。脖子肿起小包块竟然是因为病毒感染,还要住院治疗?这可把妈妈吓坏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下这个常见而又特殊的病毒——EB病毒。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EB病毒是一种人群感染率很高的病毒,约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病毒抗体阳性,且多数预后良好,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所谓自限性就是不需治疗也能自愈,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个体,感染此种病毒是可以自愈的)。只有极少数病例(主要是免疫缺陷者)可能出现噬血细胞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感染EB病毒常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我们先了解一下该病的临床表现: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恶心、乏力等类似于“一般感冒”的症状。典型症状轻重不一,年龄越小症状约不典型,一般来说,典型症状可在发病一周后方完全出现。典型症状如下:

①发热:绝大多数患儿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发热,一般波动在39℃左右,偶尔可出现40℃的高温,不过婴幼儿可不发热或仅有低热。

②淋巴结肿大:90%以上的患儿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双侧前后颈部最常见,肿大的淋巴结一般在数周内缩小,但少数消退缓慢者可达数月。

③咽峡炎:80%以上的患儿出现咽痛及咽峡炎症状。约50%可见白色渗出物,25%上腭有瘀点。(典型传单咽峡炎见下图)

④肝脾肿大:约50%患儿会出现肝脾肿大。如果查体之后医生说孩子出现脾大,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以免碰撞导致脾脏破裂。一般2-3周后脾脏逐渐回缩。2岁以下的孩子,肝脾淋巴结肿大可不显著。

⑤眼睑水肿:50%患儿可出现眼睑水肿。

⑥皮疹:皮疹的出现率约10%。皮疹并无特定形态,可为猩红热样、麻疹样、水疱样或寻麻疹样斑丘疹。总结一下,传单典型的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中的3条,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那么问题又来了,孩子是怎么得上这种病的呢?

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输血传播。国内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高峰年龄在4-6岁,这与国内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的年龄较早有关。防止患病我们能做的就是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注意咳嗽礼仪,防止呼吸道飞沫传播疾病;注意饮食及用餐卫生等。

上面讲到了这是个自限性疾病,所以该病并无特效治疗,一旦患病,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及支持治疗。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抗病毒药物首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亦可抑制病毒复制。抗生素治疗对本病无效,只用于伴发细菌感染时。

当然,确诊及急性期治疗还需医生的把关,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将与你共同携手,呵护孩子健康。

信息来源: 西安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