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疾病预防

引导页 / 健康讲堂 / 季节性疾病预防 / 正文

【健康宣教】暑期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日期:2016-08-05 点击:

2016-07-20 防保科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然成为中国1~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其中道路交通伤害、跌落、溺水、烧烫伤和中毒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伤害类型。

暑假是意外伤害高发期,家长们更应该警惕起来,掌握一些基础的急救知识,确保孩子们安全地度过假期 。

专家提示:儿童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如当事者具有救护、自救的知识,能冷静、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争取时间,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儿童意外伤害按其轻重可分为以下三类:

I类:迅速危及生命的如窒息、车祸伤、大出血、淹溺等,这一类事故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II类:不会顷刻致命,但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或残疾,如烧烫伤、骨折、动物咬伤等。

III类:轻微意外伤害,简单处理即可,必要时需到医院治疗。

儿童意外伤害需要急救处理的是前两类,急救处理的原则是:

第一:抢救生命

第一时间有效的心肺复苏(CRP)至关重要!在常温下,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即可危及生命;超过10分钟,即使抢救成功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第二:减少痛苦

疼痛可导致休克;各种处理和搬运需动作轻柔,及时安慰患儿;必要时可镇痛。

第三:预防并发症

在抢救病儿时要尽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和以后留下后遗症。如儿童摔伤或坠落伤时可发生脊柱骨折。当病儿脊背疼痛疑有脊柱骨折时,应严禁让病儿走动,转运时一定用木板作担架运送,以免损伤脊髓神经,造成截瘫。

交通伤害

对策:

暑期是儿童交通伤害的高发时期,避免交通伤害要做到:

1、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2、马路上需“一慢二看”;

3、注意儿童骑车安全;

4、养成良好乘车习惯;

5、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急救办法: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2、迅速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

3、迅速的基本伤情检查与急救处理,对危及生命的损伤或开放性损伤病人,需在现场紧急处理。现场急救措施主要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及转运。

原则:先救命,后救伤。

4、密切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其他危险再度发生。

5、对不易搬动的伤者防止造成二次损伤。

溺水伤害

对策:

预防儿童溺水,家长看护要到位。不去任何非指定的游泳水域,如小河等游泳。与大人一起游泳,时刻记住游泳安全规则。除非受过很好的救生训练,绝不可下水救人。下大雨时不要让幼儿独自外出,注意下水道井盖。

急救办法:

儿童溺水——黄金6分钟急救!

1、最快的速度将孩子救上岸。

2、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心肺复苏。

5、急救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防止心、脑、肺并发症。

烧烫伤害

对策:

1、洗澡时要先放凉水,后放热水;

2、大人炒菜时不能靠近,不要独自进出厨房;

3、电源插座要加盖,电器要有漏电保护装置;

4、盛有热液的容器不能随便放;

5、不能玩火柴、打火机,不要玩烟花、爆竹。

急救办法:

现场急救:小儿的皮肤是很薄和娇嫩的,同样温度的热水在孩子身上造成的伤害会比成人重。而夏季衣物都比较单薄,更是儿童烧烫伤意外的高发期。一旦发生烧烫伤,应迅速脱离热源,烫伤后愈早用干净的冷水浸泡、冲洗,效果愈佳;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过低,时间大于30分钟。

创面:需保护好创面,尽可能暴露,保持干燥;不要弄破水泡。

衣物着火:用棉被等扑灭,切不可抱着孩子奔跑、也不要用双手扑打,以免加重烧伤。特别应注意的是如果衣裤贴在幼儿身上,切不可强行剥去衣物,避免皮肤剥脱。

中毒伤害

对策:

1、保管好有毒物品:不要用饮料瓶装有毒物品,如农药、洗涤剂、洁厕剂等;

2、保管好药品:做好家庭用药的管理,放在患儿拿不到的地方;

3、不吃不洁、不明食物。

急救办法:

1、尽快将中毒者送到医院进行洗胃、灌肠、导泻等治疗。

2、催吐:在孩子神智清醒且愿意配合的情况下,先作初步处理。即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

3、若孩子已神智不清或不愿配合,则立即到医院,不要忘记带上药物外包装或说明书,并大致估算服药量,以便医生对孩子的病情有准确的估计并有针对地治疗。

4、如果孩子误服了强酸、强碱等不可催吐。

跌落伤害

对策:

家庭做好以下危险因素的防范:

1、阳台无护栏;

2、桌椅放置在阳台或窗旁;

3、窗户无锁;

4、楼梯栏杆间距大;

5、地板太滑。

急救办法:

1、如果小孩从高处跌落后,即使没有外伤或其他症状出现,为了预防起见,最好也要去医院接受医生的详细检查。

2、对面部外伤合并颅脑外伤应该紧急送到最近的医院,父母要观察孩子是否有恶心或是呕吐的情形发生,意识是否清楚,当发现此类症状,家长切勿随意搬动、触摸受伤处。

注意:

1、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有效的预防和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2、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儿童意外伤害的知识,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3、儿童伤害预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

信息来源: 西安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