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病死率接近100%。
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大部分患者在3个月-1年内发病,最短为4天,最长为19年。其中儿童发病较早,头面部伤口、较深的伤口、抵抗体差者发病早。
如何避免狂犬病?
加强犬类管理,积极给予家犬注射疫苗。
如不慎被犬类咬伤,伤口的早期处理极为重要。以20%肥皂水或者0.1%苯扎溴铵彻底冲洗伤口至少30分钟;再用烧酒或者70%乙醇和碘酊涂擦几次,以清除局部病毒。如仅有少量出血或渗血,3天内不必包扎或者缝合伤口。
相比之下儿童被咬伤更为危险,被咬的伤口深而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颈、面、手部越危险,需要特别重视,必须严格冲洗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选用更高效的疫苗并按程序接种。
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被犬类(包括已经接种疫苗的家犬及猫)等咬伤或者抓伤、舔伤后,无论是否有出血,均应接种狂犬病疫苗。我国目前有两种疫苗接种方案:1、于0、3、14、28天各接种1剂,共5针;2、第0天接种2剂,第7、21天各接种1针,共4针。
对于咬伤严重或者存在严重免疫缺陷、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头面部受伤的患者,建议使用人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马抗狂犬病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