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引导页 / 科室导航 / 门诊科室 / 儿童保健中心 / 科室新闻 / 正文

让宝宝吃得好,我们需要这样做

日期:2021-03-23 作者:儿童保健中心 点击:

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而言,进食是其所有行为活动中最重要、最需要培养的环节。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儿童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等。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家长应根据其营养需求的变化,来满足儿童的喂养需要,帮助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为了让家长了解如何建立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院儿童保健中心在近期举办了2020年第3期家长公益课堂——《如何建立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此次主题贴合日常生活,谭川雪医生通过大量的典型案例,形象生动的对建立良好饮食习惯进行了系统讲解。错过直播的家长可以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进行听课。

下面,小编带您简要回顾一下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进餐环境及要求

1、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固定的就餐座位,定时定量进餐;

2、避免追着喂、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边吃边做游戏等行为;

3、吃饭时细嚼慢咽但不拖延,最好在30分钟内吃完;

4、进餐时家长与孩子应有充分的交流,不能以食物和进食作为惩罚和奖励;

5、允许并鼓励孩子尝试自己进食,养成自主进餐的习惯,既可增加儿童进食兴趣,又可培养其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6、在喂养过程中,家长应及时感知孩子发出的饥饿或饱足的信号,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耐心鼓励,但决不能强迫喂养。

二、进餐时间

1、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方便家庭生活,儿童从开始起就应将辅食喂养安排在家人进餐的同时或相近时;

2、加餐时间应安排在两餐之间,即早餐和午餐之间,午餐和晚餐之间,两正餐之间应间隔4-5 h,加餐与正餐之间间隔1.5-2 h;加餐份量宜少,以免影响正餐进食量;

3、必要时在睡前额外增加1次喂养(建议睡前两小时);

4、根据季节和饮食习惯更换和搭配食谱,建议选择时令季节的水果蔬菜等食物。

三、培养饮用白开水

培养儿童养成饮用白开水的习惯,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告知孩子多喝含糖饮料对健康的危害。家中最好常备白开水,尽量不购买可乐、果汁等饮料,避免将含糖饮料作为零食提供给孩子。不宜在进餐前大量饮水或喝奶,以免充盈胃容量,冲淡胃酸,影响食欲和消化。

四、正确选择零食

1、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食物,如奶制品、水果、蔬菜类等食物;

2、少选油炸和膨化食品;

3、零食最好安排在两次正餐之间,量不宜多,睡觉前30分钟不要吃零食;

4、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整粒的豆类、坚果类等食物呛入气管发生意外;

5、年龄较大的孩子,可引导其认识食品标签,学会辨识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控制零花钱,减少孩子自己购买零食可能。

五、合理烹调食物

在烹调方式上,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尽量少用油炸、烤、煎等方式。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油腻和辛辣,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鸡精、色素或糖精等调味品。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孩子品尝和接纳各种食物的自然味道,有助于形成终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六、纠正挑食习惯

挑食,有可能会影响某些营养素的摄取与吸收,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疾病的发生。比如铁的缺乏,容易引起贫血。锌的缺乏,容易引起多动症、食欲减退等。

很多小孩都挑食,这并不是小孩不听话。而是他们味觉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和大人感受的味道不一样。你觉得豆腐清爽,可对他来说可能是想呕的腥臭,你觉得青椒不辣,可对他来说可能是针扎般刺痛。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相同种类食物所含营养素接近”的原则,补充孩子缺乏的营养素。即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可以选择吃其它同类的食物。如,米面类的营养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孩子不喜欢吃米,我们可以选择面;肉类含有比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孩子不喜欢吃猪肉,我们可以提供鱼肉给他吃。

其次,先别给孩子扣上“挑食”的帽子。孩子第一次表现为不想吃某种食物时,不要马上给孩子扣上“挑食”的帽子,更不要大声“宣扬”,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促进孩子的挑食行为。

第三,不要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即使孩子不吃某样食物,也可以吃其它类似食物。即使某次“迫于淫威”吃了,但当内心想起这个食物时,可能会回想起不愉快的记忆,下次更不愿意吃。

第四,藏起自己挑食的一面。大人不要把自己对某种食物的挑食在餐桌上表现出来,孩子很可能会“有样学样”。

第五,改变食物味道和外观,让食物既好看又好吃。

第六,善于搭配。将孩子爱吃的食物与不爱吃的食物进行搭配,由少量开始,让孩子逐步习惯。比如将蔬菜、瘦肉剁碎,将多种食物制作成包子或饺子等。

最后,加强运动。通过增加身体活动量,能使其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增加能量消耗,增进食欲,提高进食能力。